浏览:次 2019-01-24 09:25
“BIM Wash”
定义BIM忽悠
Defining BIMwash
BIMwash 这个名词源自于 Whitewash,这个 Whitewash 原意是指「一种廉价的白色涂料或石灰粉涂层,用于快速给各种各样的表面抹上一层均匀整洁的外表」(※ 咱们称为“四白落地”)。比喻为“粉饰太平”,意味着 “掩饰或隐瞒罪恶、罪行、丑闻或假借...偏颇的数据表现,以求开脱”。(见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书 2003 年版)
※〖数码阿叔注解〗Wash 用在这里并没有对等的中文词汇,但是却有个流行语可以传神的描述这种行为:「忽悠」,因此把 BIMwash 称之为“BIM忽悠”,确实恰如其分。
从本质上讲,BIM 忽悠是企图遮掩其缺陷(对 BIM 的无能),同时对 BIM 能耐(Capability)或认证 (Credentials)提出了一种不正确的说法。我们运用更能衡量它的定义来看,所谓“BIM 忽悠”就是:
“BIM Claim > BIM Competency”
对 BIM 的主张(BIM Claim)[2],逾越了其实际的 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3]。
也就是说,BIM 忽悠 (BIMwash) 存在于「当个人、单位或项目团队等对其基于 BIM 的主张(能力表述和索求的报酬)[4],明显高过以其实际能力交付结果所应得的报酬时 」。这个公式意味着,为了要能准确的衡量 BIMwash 的行为,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
理解BIM应用能力
Understanding BIM Competency
“BIM 应用能力”(BIM Competency) 这个名词,指的是可交付一整套 BIM 服务的能力和它们相应的要求。所谓 “胜任 BIM”(BIM-Competent)它是一种标签,可以适用在不同的规模上,包括面向个人(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单位、或者项目团队。
※〖数码阿叔注解〗 Competency 这个字本身具有“竞争力”的含义,表示跟其他同等级个人(或单位、团队) 之间就某项工作技巧、熟悉情况、知识含量等等的程度差别。因此把 BIM Competency 称为“BIM应用能力”似乎比较妥当,有别于 “BIM能力”这种比较含混不清的说法。并且在英文中 Competency 应用能力、Capability 能耐、Ability 能力,三者各有所指,不要搞混了中文的意义。
• 「胜任 BIM 的个人」(BIM-Competent Individual) 是指拥有足够 BIM 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 (Individual)。例如能胜任 BIM 的工程师,并非仅仅利用 Revit、DP 或 Tekla 等软件工具去产生“富含数据”的三维模型而已,而且还能适时的进行各种工作,并且遵循高标准交付成果。
• 「胜任 BIM 的组织」(BIM-Competent Organization)[5]是指一贯交付全系列高品质 BIM 成果与服务的组织 (或称机构、单位)。注意所谓“一贯交付”指的不是“能够交付”[6],这里强调的是持续的工作状态。胜任 BIM 的组织并非仅仅是挂靠着一些能胜任 BIM 的个人,而是以他们为核心,围绕他们提供充足而全面的管理制度、实施准则、和应有的工作支持。
• 「胜任 BIM的项目团队」(BIM-Competent Project Team) 是一个有组织的协同工作群体,除了包含能胜任 BIM 的个体以外,还“已经具备”(※注意原文是指从过去就具备)必要的成功实践经验,通过共同的实施准则、协作制度 (Collaborative Systems)与优化的工作流程,联手交付全系列 BIM 服务 / 成果。
※〖数码阿叔注解〗由此看来,想要成为应用BIM的适任者,除了具备完整的应用理论知识,首先得熟悉建模软件操作,必须清楚了解现有的软件功能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只动嘴不动手是不行的。并且如果仅仅是利用软件工具产生信息不足或者不带信息的三维模型,那么甚至连“胜任BIM”(BIM-Competent)的条件都搆不上。
“Competent”这个字包含了 Qualified (胜任、合格、熟手)以及 Capable (能干、得力)这样的的含义,指的是具备了常态性操作的熟练和足够的实务经验。因此 BIM-Competent 跟 BIM-Ready (备便使用 BIM) 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异,最大的差别在实务经验的磨练上,举凡从书上学到的、别人分享的那都不叫经验,一切都得自己下功夫亲身历练,涓滴积累,才能算是 BIM-Competent。
言归正传,使用上述有组织的“尺规”,我们简要地探讨几种典型“对 BIM 服务提出不合理的主张”或称为 “BIM 忽悠”的原型。
(一)、个人的BIM忽悠
Individual BIMwash
个人(Individuals)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组织或项目团队,个人对其 BIM 应用能力提出不合理的主张 (※宣称的能力与报酬),这在招聘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个人到那些需要某种 BIM 应用能力的机构去求职时——可能宣称自己具有优秀的 BIM "技能" 或显著的 BIM 工作经验。这些主张在求职者提交的简历中或招聘机构的推介中都看得到、或在面试室的范围内不厌其烦的听得到。对于这样的主张,接下来可能被证明真的是物有所值,但往往不是,有许多最终被证明是充斥着雕虫小技和不准确性。
那些位于“BIM 忽悠”接收端的项目领导人往往事后能作证说,在招聘过程中声称他/她精通 BIM 的这样一个新兵,上岗之后竟然是效率低下,甚至使得整个团队在交付成果的关键阶段[7]因此被逼着拖慢了进度。
(二)、组织性的BIM忽悠
Organizational BIMwash
组织(Organization, 或称为机构、单位),再延伸即为项目团队 [8]。这类忽悠者在想要赢得(或满足)客户时,以及想要争取新的项目或合作伙伴时,可能会宣称他们具有优越的 BIM 应用能力,这类主张在那些市场营销材料(包括网页、简报、能力陈述…等等)里特别盛行,尤其是在那些项目意见书里,“BIM”这个名词已遭大客户松散的嵌入招投标的要求或类似的文件中,也因此给出了需求性。
在数不清的情况里,那些公开宣称他们“BIM的领导地位”和“优越的 BIM 能耐”的组织,已经证明其常常是缺乏基本架构去交付一种合理品质的 BIM 产品[9]或服务[10] 。
(三)、BIM忽悠的其他犯行者
Other perpetrators of BIMwash
除了服务提供商 (Service Providers)[11]之外,典型的核心人物——BIM 忽悠,还以下列的面貌出现[12] :
• 软件开发者和他们的经销商们,夸大特定工具的好处,或声称他们的产品是“一个全方位的BIM解决方案”。
• 要求提供 BIM 产品/服务的客户/业主们,他们可能还不明白,等到交付给了他们以后,他们得到的并不包括妥善的运用和维护的内部能耐。
• 通过咨询者的“BIM 忽悠”,以及在 BIM 实施过程上夸大他们服务影响的顾问们。
BIM忽悠的四个级别
The four levels of BIMwash
并非所有的“BIM 忽悠”(BIMwash) 都具有相同的力度。轻微形式的不合理 BIM 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无害的,而其他可就算是恶意的和破坏性严重的。为了帮助打击 BIM 忽悠,得要辨别它的四个不同层级 [13]:
第 1 级:混乱或非故意的BIM忽悠
Level 1: CONFUSION or Unintentional BIMwash
不理解 BIM 的过程与协议,或者认为 BIM 就跟 CAD 差不多,对基本模型交换和以模型为基础的协作观念混淆不清,甚至把模型伺服器(Model Server)跟档案伺服器(File Server)或文件管理系统(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都混淆在一起,搞不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