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a > 电气 > > 内容页

机床电气线路电气故障排除的教学策略

浏览:2019-01-28 18:58

 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维修实训教学中,机床控制线路电气故障模块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维修认识,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就机床线路电气故障模块方面的实训教学方法加以探讨,为职业院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维修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床电气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气设备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特别是智能化电器元件的使用,使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变得越来越难,而维修电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力量。作为学校培养维修电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认识,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排除模块的实训教学中,采取了三步走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熟悉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大多数由低压电器元件构成,对元件的结构和动作特性的掌握至关重要,熟悉每个器件的动作过程,对故障排除很有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每涉及一个电器元件,都要求学生进行拆装练习,以便加强对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动作过程的认识。 
  1.2 加强基本电路原理的理解、安装及调试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第二单元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教学中,基本控制电路环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如重点学习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动机连续运转控制、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及Y-△自动降压启动控制和反接制动。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见的基本控制线路,才能由浅入深地认识较复杂的控制线路,进而为学生掌握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原理、安装与调试打下基础。 
  1.3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电气原理图识读原则是从主电路到控制回路,从电源到负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安装接线图按照主电路从开关元件到保护电器、控制电器到负载,控制回路结合控制的原理,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对应到元器件,依次连接的分析方式。 
    2.1 典型电路的排除故障练习 
  在进行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进行故障排除练习,以便为企业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1.1教师示范 
  在已安装好的电气控制电路盘上,设置3处故障,主电路1处,控制回路2处。然后通电试车,观察故障现象,通过分析电气动作过程,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缩小故障范围,再借助于万用表测电阻的方法和电压挡测电压的方法,对故障点进行排除,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分析过程及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1.2 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每学完一个项目,学生要自己配盘,若通电不成功,该生一定要查出故障原因。在同一组的两位学生中,可以互相设置故障(但一定不要设置短路故障)。这种方式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两位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交互学习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可以先在同一组学生中进行,随后可以和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替训练。通过近几年实训情况的观察,这种练习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2.1.3 善于总结经验 
  每进行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都要自己总结、体会,有什么样的故障现象,利用什么工具,采用哪种检测方式成功排除故障,写出总结报告,从而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2.2 模拟机床排除故障练习 
  在讲解常用机床电气控制设备时,首先要知道机床是机和电的有机结合,所以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学院实训中心有多台常用机床实习模型,每台设备根据教学要求都设置了故障点,学生在模拟机床上进行操作,按照工作任务书,依次查找故障点,每查到一处,都可以通过机床上设置的声、光、电给以提示,操作正确不报警,若操作错误则报警,让学生重新排故。学生通过机床模拟故障操作为实际在机床上操作打下了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 
    经过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储备阶段和实践技能的强化阶段,学生对故障排除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机床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学生在工作环境现场进行实践。 
  3.1 机床操作学习 
  每进行一种机床模拟训练之后,就进行现场工作环境实践,如普通车床C6140实训,就请车床实训教师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和车床的控制要求。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原理图知道车床的部位和相应的动作过程,从而对车床工作过程有更深的认识,对原理有更好的掌握。 
  3.2 故障的设置和排除故障练习 
  电气故障的设置,在练习的初期,先在常用机床上设置电气故障,让学生明白它和模拟机床上故障是不一样的,如,按钮都集中在操作面板上,行程开关在床身和工作台上,它们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多个端子板连接,端子板与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往往遗漏,这是模拟盘和实际机床的最大区别。在现场实践技能的训练中先设置简单的人为故障,随着实践过程的实施,可以设置电气和机械衔接机械故障,继而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排除故障的水平。 
  3.3 排除故障步骤总结 
  随着机床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床电气故障的维修也变得更加重要,在实际应用中,故障的种类繁多,排除故障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好习惯,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之后,掌握总结实际工作中排除故障步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故障的调查:机床出现了故障,首先维修人员应询问机床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在启动前、启动后,还是运行中?是运行中自动停止,还是在异常情况后由操作者停下来的?是动了哪个开关才出现的?有何异常现象,如声音、弧光等?以前有无类似情况,是如何处理的?搞懂这些问题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迅速排除故障。 
  (2)逻辑分析电路:通过询问操作人员机床情况,结合机床电气原理图及技术资料,进行故障分析,进而估计故障可能产生的部位并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以便迅速查出并排除故障点。 
  (3)断电检查:断电检查前必须先切断机床电源,在确保不带电的情况下,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接头有无松动或脱落;检查熔断器有无灼伤,电气元件有无过热、变色及烧焦等;各类控制电器的触头部分动作是否灵活,有没有粘连现象。 
  (4)通电检查:在断电检查不能确定故障原因的情况下,可进行通电检查。合上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依据电路工作原理,观察控制回路和主电路上各电器元件动作是否正常,同时可以借助万用表及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压及电流等工作参数,以便确定故障存在部位;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对复杂的电气控制设备,可将电路划分为若干工作单元,逐一通电检查每个单元,以免故障点被疏漏。 
   在维修电工的机床维修实训教学中,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环节的故障排除训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