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 2019-01-29 07:38
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90年代中后期,电力工业的发展重点由增加装机容量转变为加强电网建设。电力工业发展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我国适合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高起点进行电网改造。目前在我国220kV及以上系统中运行的微机保护超过一万台,有1000多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投入运行。这些技术以其良好的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电力系统广大用户所接受。在信息时代来临的今天,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配电网改造建设,一批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正在兴建,可以预见,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将会得到广泛推广并发挥巨大作用。
配电网长期以来只能采用手工操作进行控制,自9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实现了一批功能独立的孤岛自动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必然走向基于先进通信技术的网络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主要包括馈线自动化、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及配电网分析软件,它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部分。与传统的孤岛自动化相比,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大量的智能终端、通信技术和丰富的后台软件。针对我国配电网的具体情况,配电网自动化应当分期分批逐步发展完善,最终实现对配电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
图1所示为典型的配电网手拉手环网结构,联络开关S3处于常开状态,负荷由变电站A和变电站B分别供电。当在开关S1和开关S2之间发生故障(非单相接地),线路出口保护使断路器B1动作,将故障线路切除,传统的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的方法是通过重合器和分段器的配合,经重合器多次重合实现的,该方法不依赖于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