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a > 结构 > > 内容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浏览:2019-01-28 12:09

 

目 录
1.编制依据
2.编制说明
3.工程概况
4.工程特点分析
5.施工方法
6.施工进度计划
7.施工顺序
8.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计划
9.安全保证措施计划
10.管线保护措施计划
11.夜间和冬季施工措施计划
12.工程用料使用计划
13.机械使用计划
14.劳动力使用计划

1.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编制依据
1.1.1业主提供的本工程图纸、地质勘察报告。
1.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1.1.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
1.1.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1.1.6公司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1.7我公司目前可以组织调动的各类资源。
1. 2编制原则
1.2.1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1.2.2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加强管理。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
1.2.3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甲方总体工序安排,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1.2.4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工程量、各项管理目标、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临时施工准备上,特别是对水、电、道路安排利用,进场材料的存放,生活设施布置,本着安全、文明、方便、高效的原则,优化配置、合理布局,满足施工需要。
2.编制说明灌注桩分两种桩径,分别为Φ120cm、Φ160cm,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工艺。
3.工程概况
3.1水文地质条件路线经过的地区水系比较发育,水量丰富,经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水质良好,适于工程用水及生活用水,且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作用。其储水层主要以卵石,砂性土为主,次为亚砂土层。主要为空隙性潜水。其补给条件除大沙河附近外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今年来,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局部已成地下漏斗,水位埋藏较深。
3.2工程量情况 本工程桩分布情况如下:序号大沙河特大桥K11+923天桥K12+598.8分离式立交合计 Φ12012141238 Φ150----44 Φ160188----188 4.工程特点分析
5.施工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 不符合 测孔底沉渣 砼 供 应 安放隔水塞
5.2施工技术措施 5.2.1施工准备
5.2.1.1做好现场围挡和安全环保工作。
5.2.1.2每根桩均做好刨验工作。
5.2.1.3旋转钻机、对焊机、吊车、挖掘机、自卸汽车进场后进行试运行状态检验,性能完好、配套完整、能满足要求的用于本工程。
5.2.1.4现场做好三通一平,地基做好硬化工作,现场配置钢结构泥浆池、沉淀池。
5.2.1.5导管进场后进行拼装,做密水试验。
5.2.1.6对不同桩径,确定首次灌注砼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砼漏斗。
5.2.1.7钻孔工作开始前,与监理沟通,了解施工所用的记录格式,并按统一的格式要求填写施工记录。
5.2.2施工测量:
5.2.2.1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进行复测报监理审批后建立测量控制基点。
5.2.2.2施工测量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实施。并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规定。
5.2.2.3施工测量放样施工前,首先要根据逐桩坐标表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程序定出桥梁路线的中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放样均预先计算其坐标,用全站仪放样。坐标计算主要有:基桩和桩位中心点,桥端点及中心轴线点;标高的放样采用水平仪,配合钢尺进行传递。
5.2.2.4桩开挖前,将桩中心线引至基坑外设置的木桩上,下护筒时准确的定位,定位完成后,请监理复验,合格后开钻。
5.2.2.5在桩机钻孔过程中,测量人员要随时监测高程,直至设计值。
5.2.2.6测量资料的整理对所有的施工测量工作,进行记录并整理成资料,每项工程完成后的测量记录及成果资料均报送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并交给监理工程师备案。测量成果及时收集、整理、归档。
5.2.3.护筒
5.2.3.1护筒采用厚8-16mm钢板卷制焊接,内径大于钻桩直径200mm,其上部开设2个溢浆孔。
5.2.3.2钢护筒要坐落在稳定的地层,护筒必须保持垂直,位置准确顶端高出地面0.3m,周围用黏土夯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cm,护筒斜度不大于1%。 5.2.4泥浆制备及要求
5.2.4.1泥浆制备选用膨润土、碱、CMC拌制而成,泥浆指标控制在:相对密度1.05—1.20,黏度18—24s,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失水率不大于20ml/30min、泥皮厚不大于3mm/30min、pH值8—10。
5.2.4.2钻孔前要对泥浆池中泥浆进行搅拌,以保持泥浆均匀。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控孔内泥浆,做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泥浆及时进行调配、置换,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5.2.4.3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测量孔底沉渣厚度和泥浆指标,及时清孔,采用捞砂桶进行清渣处理,直到孔底沉渣达到小于150mm要求后,方可下钢筋笼。
5.2.4.4打捞的沉渣在沉淀池内硬化后外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2.5旋挖钻机就位 5.2.5.1安放场地平整压实,具有满足桩机工作的承载力。
5.2.5.2钻杆导向杆吊线找平,垫正。
5.2.6`
5.2.6.1采用R-622, R-516 旋挖机成孔,钻孔时,施工人员要详细做好地质情况的变化记录,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钻速以避免缩颈,塌孔等现象。 5.2.6.2桩机在护筒、桩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桩基才能就位。 5.2.6.3确定地坪高程和钻孔深度。 5.2.6.4成孔时采用隔孔跳跃式流水作业,保证安全距离不小于4d,防止对邻桩造成影响。钻孔时应在中距5m内的任何砼灌注桩完成24h,才能开始,以避免干扰邻桩砼的凝固。 5.2.6.5成孔过程中随时校正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异常及时纠偏。发现倾斜,及时用素土回填夯实,以保证成孔质量。 5.2.6.6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钻杆及钻头。 5.2.7钢筋笼制作与加工 5.2.7.1钢筋采用闪光对接焊,主筋焊接接头的设置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施工前针对不同钢筋,进行模拟焊,确定工艺参数。施工时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参数,施工员、质量员对焊机参数、接头质量随机抽样,确保焊接过程监控到位。 5.2.7.2螺旋筋的制作,先由调直机进行冷拉调直,再用胎具进行螺旋缠绕加工后备用。加劲箍设置在主筋内侧。 5.2.7.3为节约时间灌注桩钢筋笼不分节。主筋为Φ25(Φ22),加劲箍为Φ25(Φ22)在模具上制作成型,再焊接成圆箍,间距为2m,第一根加劲箍从上节桩搭接焊上部位置以上25cm处为起点依次向上排列,以便保证搭接焊的质量,搭接焊焊缝长度按设计要求控制。钢筋笼制作在模具上完成,由持证焊工采用电孤焊进行操作,严禁漏焊,主体成型后,在主筋上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划出螺旋箍筋间距位置,进行螺旋箍筋的安装,螺旋箍筋为光圆Φ10(8)设置在主筋外侧,螺旋箍筋缠绕要紧密,防止离鼓,采用绑扎和每米点焊与主筋连接成型。钢筋绑扎采用18~22#铁丝。成型后的钢筋笼相关部门自检、复检合格报监理验收后置于安全地带妥善保护。 5.2.7.4成型后的钢筋笼,在搬运和吊装时,要防止变形。 5.2.7.5 钢筋笼在现场制作焊接和绑扎,经验收合格后,用吊机将钢筋笼吊插入孔内。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等强度等级的圆形滚轴砂浆垫块,垫块直径100mm,2m设一组,四等分布置。进行检查合格后与监理工程师会签隐蔽验收记录,开始下一步施工。 5.2.8下导管 5.2.8.1导浆管要预先编号,按顺序进行组装,采用法兰连接。 5.2.8.2钢筋笼就位后,将已做好密封性试验(闭水试验0.6~1Mpa,稳定20分钟,合格后卸压)的导管吊入孔内。导管距孔底300~500mm。 5.2.8.3导管安放完毕后,测量孔深,确定沉渣厚度,如符合设计要求(小于15cm),则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如不符合要求,则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直至沉渣满足设计要求。 5.2.8.4浇注砼前,采用球胆使砼与水隔离。球胆充气直径大于导管内径20—30mm。 5.2.9砼 5.2.9.1灌注桩采用我单位自建的集中搅拌砼,砼搅拌车运输和灌注。使用前要向搅拌站提出供砼要求。并提供材料的检测报告、级配单、砼出厂质量证明书。 5.2.9.2首批砼灌注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小于1.0m和填充桩底部空隙的要求。灌砼采用吊车起吊漏斗入砼。为防止第一次混凝土灌注时泥浆溢出污染场地,在成孔桩周围用黏土围挡,护筒顶端开设溢浆孔1个,将流出泥浆引入相邻桩孔内,同时使用潜水泵将孔内泥浆抽回泥浆池内循环使用。 5.2.9.3砼要保持连续灌注,不得中断,导管埋深控制在2-10m,严禁将导管拔出砼面。 5.2.9.4为防止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砼接近笼底时,适当放慢灌注速度,以免冲击力过大上拱钢筋笼,拔导管时也要平稳,避免钩带钢筋笼。 5.2.9.5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砼塌落度检测,塌落度要求:18~22cm,不符合要求的退回。 5.2.9.6按要求进行砼试块的制作和养护。 5.2.9.7灌注混凝土的高度高于桩顶标高的0.5-1.0m。 6. 施工进度计划按单台设备24小时正常施工计算,日施工 4 棵,总桩数约228 棵, 工期约50日。在此期间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查验收工作。 7.施工顺序 7.1先施工分离式K12+598.8立交桥,再施工K11+923天桥,最后施工大沙河特大桥。 如施工中发生异常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2施工桩基编号见详图。 8.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计划 8.1质量保证技术措施灌注桩为特殊工序,施工时,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设备进场后要进行鉴定,确保运行状态良好;钢筋和焊剂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购时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下料制作。施工前进行典型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施工过程中做好连续监控工作。 8.2分项工程划分每一根桩为一个分项。 8.3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计划 8.3.1钢筋 8.3.1.1进场钢筋必须符合图纸要求的级别、规格,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出厂试验报告。 8.3.1.2进场钢筋由材料员验收,验收内容有炉号、牌号、级别、规格、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后分别挂牌堆放。 8.3.1.3钢筋堆放设枕木支垫,使钢筋距地不小于150mm。 8.3.1.4材料员上报钢筋进场情况,项目部在使用之前会同监理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使用于本工程,否则责令退出现场。所有钢筋现场均应对型号、数量、检测状态(检验合格、待检)进行标识,以防材料混用。待检材料不能用于本工程。 8.3.1.5钢筋笼主筋焊接接头按每300个接头为一个批量,取样送检一次,不足300接头也要做一次送检,由抽样员配合监理见证取样。 8.3.1.6钢筋笼检测项目如下:钢 筋 笼 制 作 允 许 偏 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 1主筋间距±10 2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20 3钢筋笼直径±10 4钢筋笼顶面高程钢筋笼底面高程±20 ±50 8.3.2.成孔 8.3.2.1钻机就位时要精心校准,确保钻头中心和垂线和桩孔中心线的误差不大于50mm。 8.3.2.2使用同心度好的钻具,以减小钻孔弯曲。 8.3.2.3根据地层特点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防止钻孔缩径和塌孔,进入砂层时泥浆相对密度1.05—1.25之间,确保孔壁稳定。 8.3.3.灌注桩砼施工 8.3.3.1混凝土采用自办砼。运输采用砼罐车。所用原材料要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执行。 8.3.3.2灌注桩砼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执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砼拌制、运输、浇注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8.3.3.3水下砼粗集料的尺寸一般为0.15—4.0cm。但其最大颗粒尺寸不能超过导管内径的1/6~1/8或钢筋最小净间距的1/4。 8.3.3.4灌注砼时,导管经试压要有足够的密封性和坚固性,底节长大于4m,不设法兰。首批砼灌注必须满足导管埋深不小于1.0m的要求。开始浇灌后要一次浇筑完成。 8.3.3.5灌注砼时,要经常探测砼面上升高度,以每灌注1—2m3探测一次,检查埋管情况。为防止钢筋笼上窜,孔内砼面接近钢筋笼时,适当增加埋管深度,放慢灌注速度,砼进入笼内1—2m后,再提升导管,恢复正常埋管深度。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出50cm~100cm。以保证桩顶砼强度。 8.3.3.6灌注砼时,溢出的泥浆需及时处理,不得产生污染。 8.4桩基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8.4.1塌孔 轻度塌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抬高泥浆面标高;重度塌孔,投入粘土,待孔壁稳定后低速钻进。特别严重的进行事故分析并选择最佳方案。 8.4.2流砂 保证孔内水位高于孔外水位0.5米以上,适当加大泥浆密度。 8.4.3钢筋笼偏位变形 按规范要求设置砂浆保护层垫块;适当加密加劲箍间距。 9.安全保证措施计划 9.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制度。 9.2经常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9.3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管理人员不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不违章操作,工地所用配电闸箱,均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安全。 9.4施工机械、设备、吊机等在进行作业时,严格按照机械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9.5施工区域设专人疏导交通,确保行人及车辆安全。施工区域全封闭围挡,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工程机械必须沿围挡内侧行走或操作,必须上公路时,车辆不得逆行,人员不得超过人行便道。 9.6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废浆、废土,要及时清理,外运到指定地点堆弃,以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9.7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并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9.8特种作业的工人:电工、电焊工、机操工、起重工、对接焊工等,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 10.管线保护措施计划提前做好桩基的刨验工作。如发现本区域管线与桩位、承台相遇,及时与监理和相关方沟通,做好管线切改的配合工作。确信该区域无任何管线时,开始复核桩位下护筒,进入钻孔施工。 11.夜间和冬季施工措施计划 11.1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使用碘钨灯照明时,必须做好防触电保护,其高度不准低于2.5m。 11.2冬季施工措施 11.2.1施工准备 a冬期施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等进行培训、学习并落实岗位责任制。 b设置专人负责天气预报信息的接收、传递。 c对临建以及供水、供电、供暖等进行一次检查,做好过冬维修保暖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防火、防毒措施,确保冬期施工顺利进行。 d冬期施工中所需工具,材料、砼外加剂和保温材料提前组织进场,并妥善加以保管使用。 11.2.2钢筋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a.钢筋在运输、加工过程中注意避免刻痕、撞击等缺陷。 b.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钢筋焊接全部在室外进行,当最低焊接气温低于零下20℃时,停止焊接。 c.在焊接场地搭设焊接棚,外用无纺布及帆布包裹严实,焊接人员在棚内进行操作,焊接设备也采用无纺布及帆布包裹严实,并注意对焊机冷却水管保温,每次焊接工作完成后,将冷却水管内水放净。 d.雨天、雪天施焊时,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不得碰到冰雪。如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时,使用钢管及无纺布、帆布对雨、雪及大风进行有效遮挡,否则不得进行焊接。 e.低温焊接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必须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f.钢筋低温闪光对焊,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11.2.3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a.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将根据我项目部的要求预先准备0℃~-5℃、-5℃~-10℃和-10℃~-15℃抗冻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时根据施工日气温条件选用,并要求其混凝土入模温度≥5℃,实际浇筑过程中,项目部试验人员每工作班将检查4次。 b.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滑槽或下料斗上的冰垢。 c.浇筑前进行周密组织,力争做到混凝土浇筑连续不中断,避免发生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受冻的现象。 d.混凝土浇筑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置试件。 e.混凝土浇注完毕,桩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培土、覆盖草包、塑料薄膜),防止桩顶混凝土受冻。 11.2.4泥浆保温措施 泥浆池周围增加岩棉包裹,泥浆池上部覆盖塑料布、棉被,池内温度不足时增加电加热设备。 11.2.5冬期施工增加的主要机具名称数量名称数量电热毯4000m2草包2000个塑料薄膜4000m2棉被20条帆布4000m2岩棉3000 m2 12.工程用料使用计划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混凝土C25m³34275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进场。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