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建筑施工 > > 内容页

土方与基坑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排水与降水

浏览:2019-01-24 14:04

 

四、土方工程施工排水与降水

对于大型基坑,由于土方量大,有时会遇上雨季,或遇有地下水,特别是流砂,施工较复杂,因此事先应拟定施工方案,着重解决基坑排水与降水等问题,同时要注意防止边坡塌方。

(一)、基坑排水

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如果流入坑内的水不及时排走,不但使施工条件恶化,而且更严重的是土被水泡软后,会造成边坡塌方和坑底土的承载能力下降。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时,做好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是十分重要的。

基坑排水方法,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类。

1.明排水法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抽出的水应予引开,以防倒流。

雨季施工时应在基坑四周或水的上游,开挖截水沟或修筑土堤,以防地面水流入坑内。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集水井井底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

1.jpg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降低地下水位,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这样,可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流砂发生,改善了工作条件,同时土内水分排除后,边坡可改陡,以减小挖土量。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泵以及电渗井点等,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等,其中以轻型井点采用较广,下面重点阐述轻型井点降水方法。

五、井点降水法

1、井点降水原理

井点降水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利用真空原理,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

2、井点降水的作用

1)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内(图a);

2)防止边坡由于地下水的渗流而引起的塌方(图b);

3)使坑底的土层消除了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因此防止了坑底的管涌(图c);

4)降水后,使板桩减少了横向荷载(图d);

5)消除了地下水的渗流,也就防止了流砂现象(图e);

6)降低地下水位后,还能使土壤固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1.jpg

a)防止涌水b)稳定边坡c)防止管涌d)减少横向荷载e)防止流砂

3、井点降水的方法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等。可根据降水深度、土层渗透系数、技术设备条件等合理选用。

3.1轻型井点的设备

轻型井点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两部分组成。

1)、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

滤管为进水设备,通常采用长1.0~1.5m、直径38mm或51mm的无缝钢管,管壁钻有直径为12~19mm的滤孔。骨架管外面包以两层孔径不同的生丝布或塑料布滤网。为使流水畅通,在骨架管与滤网之间用塑料管或梯形铅丝隔开,塑料管沿骨架绕成螺旋形。滤网外面在绕一层粗铁丝保护网、滤管下端为一铸铁塞头。滤管上端与井点管连接。井点管为直径38mm和51mm、长5~7m的钢管。井点管的上端用弯联管与总管相连。集水总管为直径100~127mm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其上端有井点管联结的短接头,间距0.8m或1.2m。

2)、抽水设备是由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又叫集水箱)等组成,一套抽水设备的负荷长度(即集水总管长度)为100~120m。常用的W5,W6型干式真空泵,其最大负荷长度分别为100m和120m。

untitled.jpg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