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知识 > > 内容页

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浏览:2019-11-30 13:51

 

耐火等级的划分与建筑防火分类息息相关,有着直接的联系:

方法/步骤

    1

    建筑防火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及火灾危险性,队建筑物防火设计进行分类,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姜建筑分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一些特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九层及九层一下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适用于10层及双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
    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米,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防火措施,应该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高层建筑根据其适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一类和二类。
    高层一类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中的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中的医院、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住楼;中央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物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高层二类建筑包括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

    2

    耐火等级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物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
    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
    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教程结束。
原作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