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建筑设计 > > 内容页

郑徐电气化奏鸣曲—创新篇——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郑徐电气化

浏览:2019-01-19 11:27

 
“优、稳、省”,这是业内人士对郑徐项目部的评价。

  优:郑徐项目部QC小组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003年度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006年8月,变电所一次冲击到位,网上送电一次成功,电力牵引机车平稳快速地通过其施工管段。

  稳:郑徐项目部自2003年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为所有参建电气化施工队伍中唯一的一家,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赞誉。

  省:郑徐项目部在工程降造幅度大的情况下,工程成本得到有力的控制。

  技术创新协奏曲200公里/小时电气化铁路如何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达到设计时速?其时,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尚不完善,郑徐项目部是第一次参与复线电气化施工,第一次参与繁忙干线施工,第一次参与200公里/小时的铁路施工,第一次参与既有线站前和站后同步施工。

  他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

  施工前,项目部专门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哈大线、广深线和秦沈客运专线进行学习、研究,根据设计要求及本线路的特点,参照《秦沈客运专线验收标准》、《广深电气化高速接触网检修技术标准》编制了《陇海铁路郑州至徐州(济南局管段)电气化内控技术标准》。2004年5月又根据铁道部发布的《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对其内控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内控技术标准》许多超过铁道部的规定。

  科学的施工方案是实现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作业程序化、安装数据化、施工标准化的基本前提。要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不凭经验施工,不凭想象施工。他们在全面掌握施工要领和施工现场情况的前提下,制定了“先区间,后车站”、“先现状,后技改”、“先高水位,后低水位”的总体施工方案,做到“线路成熟一段,施工一段;技术成熟一段,全面完成一段”。

  针对工程特点,他们对每道施工工序都制定了施工方案。特别是线上施工,对每一个封锁点的作业内容分工到人,各司其职。对每一个工序在施工前进行讲解,确保施工忙而不乱,紧而有序,一次到位并成优。

  在基础施工时,项目部取消过去人工搅拌的方式,采用电子计量,机械搅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钢柱整正后的斜率加工基础浇制用倾斜模型板,使其表面形成一定的坡度,以实现无垫片施工工艺。为满足设计要求,网上受力部件的安装严格按相关说明书进行,各部件的紧固力矩使用扭力扳手进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机车的离线率,提高工作效率,他们采用恒张力放线,提高机车受流质量。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机车的受流质量要求很高,为了保证机车的良好取流,设计要求正线接触线按跨中预留0.5%L预留弛度设计,支持结构采用平腕臂结构形式,正线定位器采用有限位功能的定位器,正线采取不可调式载流整体吊弦,分相采用七跨自动过分相装置,网上件全部进口。且在繁忙干线施工,要求施工精度高、施工效率高。为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郑徐项目部施工全面推行施工数据化、检测科学化,成为电务公司电气化施工第一个吃螃蟹的项目部。项目部给项目总工程师和技术部主任各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技术部配备了一部台式电脑和上网装置。条件具备后,项目总工黄江伟与技术部一道针对每道工序不同的情况按要求进行详细计算,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成优。如基坑开挖,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粉砂性土极易塌方。开挖前根据各类型支柱的大小及横卧板要求,计算出基坑的开挖尺寸以及立杆时支柱根部的摆放位置,尽可能减少因支柱的来回移动影响支柱的埋设深度。对底座、硬横梁安装等,因受线路抬升影响,通过交桩测量,计算出每根支柱的实际埋深,确定腕臂、硬横梁的安装位置。

  既有线施工只有在“天窗点”内进行,时间宝贵且非常有限,腕臂和不可调式整体吊弦只有一次安装到位,才能既节省时间,又节约成本。他们按照与中铁建总公司签订的“陇海铁路郑徐段客货共线时速200公里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施工技术”开发合同,成立了由徐金平、叶志荣、黄江伟、谢文艺、刘圣辉、杨清太、夏谦云等七人组成的攻关小组进行攻关,研制开发了“腕臂安装计算软件”和“整体吊弦安装计算软件”。微机计算好后实行工厂化预制,预制后在试验段进行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情况对个别参数进行修正,然后进行批量加工。通过计算软件计算后进行的安装,一次到位达97%.

  他们努力提升检测手段的科学化,确保施工精度。项目部购置了便携式激光测量仪等先进仪器和变电施工所需的新型试验车。抛弃传统的测量方式,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高精度仪器对基础高程、腕臂安装高度、线索高度等进行测量,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为减少接触悬挂调整的次数,将“调整-测量-调整”改为“测量-调整-测量”,真正做到测量有数据、调整有依据,实现各种参数调整数据化及检测的科学化。

  要保证在天窗点内完成施工任务,不砸点,确保运输畅通,干过既有线的人都知道,难。徐金平从制定详细科学的施工方案入手,以充分的施工准备为宗旨。每一道工序的封锁点施工,他都要亲自研究制定施工方案,方案落实好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交底,从材料配备到人员分工,将点内的工作落到人;同时,施工任务安排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并分步进行,保证点内施工“忙而不乱,紧而有序”。施工时,他又到现场进行督导,根据天窗点的长短及时调整施工安排,并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施工结束后,他要求工班和个人对完成的情况予以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纠正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