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与既有1号线接轨实施方案研究摘 要 在分析与既有线接轨道岔施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人民广场站与既有1号线接轨道岔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推荐无枕式整体道床方案的具体施工组织步骤和工艺流程及平立面布置。关键词 轨道交通 8号线 接轨 实施1前 言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建成运营的线路越来越多,轨道交通的网络逐步发展和完善。在新建线路或既有线路改建过程中,为了实现轨道交通资源共享,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考虑与既有线的联络和接轨,接轨处的道岔和道床与新线一起施工。但由于既有线已经运营,道岔区无法按照常规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为了不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必须采取较特殊的施工方法,在特定的时间段完成道岔区的轨道施工。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非常成熟。 根据总体安排,轨道交通8号线车辆厂、架修将由2号线承担,而且本线必须与1号线联络,再通过1、2号线人民广场联络线至北翟路车辆段,才能实现资源共享。而1号线人民广场站虽然作了结构预留,但接轨道岔未铺设,必须进行改建。本文对8号线与既有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的接轨实施方案和步骤,进行一些相关的研究。2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网络中8条市区地铁线路之一,是一条南北径向骨干线路,也是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骨干线之一。线路北起中原路,经营口路、控江路、大连西路、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中山北路、西藏北路、人民广场、西藏南路、江边路,过黄浦江经浦东上南路、振兴路、杨思路,止于济阳路(主题公园)。沿线途经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黄浦区、卢湾区、浦东新区等六个区,穿越北部中原大型居住区、杨浦、虹口居民密集区域、人民广场、西藏路沿线、世界博览会、济阳路重要发展区域等区域。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向南延伸,穿过中环线(华夏西路)、外环线至闵行区浦星路,沿浦星路向南至浦江镇。 8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6.2km,均为地下线,共设置24座地下车站。在线路北段殷行地区设定临修停车场及综合维修中心。线路在人民广场站与既有1号线和2号线相交换乘并联络。3 现状及道岔选型 8号线通过下行线一组9号道岔7m间距的单渡线与1号线上行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其位置详见图1。接轨处位于1号线上行线无缝线路缓冲区范围内,如图2所示,缓冲区已铺设有三根25m长60kg/m短钢轨,轨下基础为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轨枕数量按1680根/km配置。钢轨扣件采用了与1号线相同的DTⅢ型扣件。接轨道岔采用与设计8号线相同的道岔(导曲线半径180m),道岔扣件也采用与8号线相同的道岔扣件(采用弹条Ⅱ型扣件),以便于与8号线统一管理和养护维修。

4方案比选 根据该段缓冲区现场的实际情况,接轨道岔岔区施工考虑以下三个方案,其基本特征和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1)方案一:无枕式整体道床方案 该方案基本思路是先按道岔扣件套管位置,凿除既有长轨枕间隙的道床混凝土,清洗干净,然后在现场用扣件模板定位,吊挂套管,涂上粘合剂,浇筑承轨台高强混凝土,凿除有关既有长轨枕挡肩,待新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换铺道岔。承轨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内设钢筋,预埋套管,顶面为1/40轨底坡。 该方案的优点是:①不中断既有1号线的安全、正常运营;②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整体道床的扰动,道床施工质量也有一定保证。缺点是:①施工难度较大;②施工工期较长;③道岔承轨台混凝土强度高,费用也较高;④道岔承轨台和扣件等备件增多,提高了成本。(2)方案二:碎石道床注浆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