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 2019-01-19 15:11
综合交通枢纽组织管理的模式分析
 由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多种运输方式各具不同特点的组织形式, 从而带来综合交通枢纽运输中的冲突, 因此在开放式的组织管理中应强化群体间的协调管理关系, 进行冲突问题的影响因素、冲突的变迁以及解决模式分析。创造出一种集成式的综合交通枢纽新型的组织结构。即集企业结构与差异结构于一体的开放式虚拟组织形式。它的协同与开放性是保证交通运输良性化发展的关键。对现行的组织管理模式变革创建新型的综合枢纽的组织结构。变革主要内容如图1 所示。由于对于组织变革是一个时间的演化过程, 同时会出现组织抵制问题。只有通过系统的综合集成和东方的系统方法论思想加以协同分析, 来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新型的有效组织管理模式。 
图1 综合交通枢纽组织改革内容
2 综合交通枢纽组织内部的多层次人员管理的协同分析
我们把综合交通枢纽中的各运输部门人员按照与的物理作业过程和技术优化和多种人理关系协调的系统工程方法论角度将人员组织分为普通服务人员与技术作业人员; 掌握信息等技术与市场营销、业务代理人员; 信息、网络、集成化运输开发的现代运输层人员。分别称作为第一、第二、第三个人员类别层。建立各类别间的协同方程: 设Ki 和Li 别表示各类别的资金与劳动力的输入, 那么有类似于柯布2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运输企业供给能力输出函数 
假定第i 层资金的增长率为ki=(dK i?Ki, 第i 层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i=(dL i?Li, 则上述公式可写成yαi =(ai + biki -bini) yi,  i = 1, 2, 3 (3. 4)   注意: 当ai+ biki> bini 时, 平均资金投入的供给能力将无限增加, 由于运输服务业内部忽视员工资源的开发, 在运输企业人员管理中经常出现人浮于事, 协调度差, 尤其个人效益与集体利益不协调以及注重效益忽视效率的人为的影响(饱和效应) 以及其它影响因素使得管理效率低下, (3. 4) 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随着供给率yi 的增加这种饱和效应就越来越明显, 所以ai+ biki-bini 可以用ai+ biki-bini-hiy i 代替, 从而yαi =(ai + biki -bini) yi -hiy 2 i ,  i = 1, 2, 3 (3. 5) 其中, hi 为饱和系数。 
[ 劳动力转换模型]在交通运输企业中劳动力转换, 实际上就是不同层次的人员的相互协调与素质提高问题。设L 是劳动力的全体, n 为劳动力的增长率, 假定u1= L 2?(L 1+ L 2) 为第二层市场与技术人员占普通员工的比例, u2 L 为领导层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 并记V 12 为服务人员掌握市场与技术的转换率,V 23 为掌握市场与技术人员向领导层的转换率, 则有Lα1= -V 12L 1+ n (L 1+ L 2) = n1L 1 (3. 6) = L 3? Lα2= V 12L 1-V 23L 2= n2L 2 (3. 7) Lα3= V 23L 2+ nL 3= n3L 3 (3. 8) L n = n1(1 -u1) (1 -u2) + n2u1(1 -u2) + n3u2= Lα?(3. 9) 
3 综合交通枢纽多部门组织结构演化与政策分析根据上述协同模型可以定性分析综合交通枢纽的三个层次人员组织系统, 研究其激励机制与第三层次(服务人员) 的素质提高条件、参数和规章、规则的制定使得综合交通枢纽这一具有多个纵向三个层次人员的组织系统形成一个稳定的有序的良性运转的虚拟组织。从而为今后的综合运输组织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参考模式。 (1) 第一层人员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子系统当L 2= 0,V 12= 0,V 23= 0 时, 市场营销、技术人员缺乏, 仍保持各种运输方式独立的封闭式管理, 其模型为 yα1= (a1+ b1k1-b1n1) y 1-h1y 12 (3. 1) L n1= n = Lα?(4. 1) 设公式(3. 1) 为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协调管理效率序参量的方程, 其稳定解为y 11= (a1+ b1k1-b1n1) ? h1 (4. 2) y 12= 0   结论1 保持传统的封闭经营处在低水平的稳定和有序条件是人员增长率(n 的值) 低于关键阀值p1; 当n= p1 时, 第一层次的运行是处于低水平的平衡; 当n> p1 时, 则从有序变成无序状态。
  (3) 综合交通枢纽的三重部门、企业组织结构当V 12> 0,V 23> 0 时, 整个系统是开放的, 方程(3. 5) — (3. 9) 和模型有8 组稳定的状态解。结论3 当人员管理观念转换率满足一定条件时, 开放式虚拟企业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行系统可形成稳定和有序的自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