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建筑设计 > > 内容页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

浏览:2019-01-19 15:33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研究
陈 光,成 虎

(东南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所 南京210096)
摘要 建立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扩大了建设项目目标的内涵、时间跨度和代表性,使它更具有包容性和完备性;构造了建设项目目标层次和思维方式,将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高到哲学思维层次。这对于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全寿命期 目标体系

1 问题的提出
(1)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的起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工程的建设过程为对象,由于如下原因使得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管理越来越重要:
1)现代建设项目高科技含量大,是研究、开发、建设、运营的结合,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特别是施工过程的重要性、难度相对降低,而项目投资管理、经营管理、资产管理的任务和风险加重,难度加大,项目从构思、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设计、建造,直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一体性要求增加。
2)在建设项目中业主全过程投资责任制的实行。作为投资管理主体的业主,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归还贷款。因此他的管理对象就是一个从构思开始直到工程运营结束全寿命期的建设项目。
3)在国际上,业主要求建筑业能象其它工业生产部门一样提供以最终使用功能为主体的服务,要求一个或较少的承包商提供从项目构思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的服务,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投资风险。
4)工程承包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近十几年来工程承包业流行一些新的承包模式,例如“设计-供应-施工”总承包方式,承包商通过参加BOT项目,签订目标合同等承担项目的咨询(策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责任,与工程的最终效益挂钩。
这使得现代建设项目的寿命期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建设项目管理的任务范围也大大扩展,要求进行全寿命期的项目管理。
(2)过去的建设项目管理以建设过程为对象,以质量、工期、成本(投资)为核心的三大目标,由此产生了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这种以工程建设过程为对象的目标是近视的、局限性的,造成项目管理者的思维过于现实和视角太低,同时造成项目管理过于技术化的倾向。这种状况损害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建立。
建设项目的价值是通过建成后的运营实现的。没有全寿命期的目标会导致建设项目全过程的不连续性,造成项目参加者目标的不一致和组织责任的离散;容易使人们不重视建设项目的运营,忽视建设项目对环境、对社会和对历史的影响,不关注工程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建设项目通过它的服务和产出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营全过程都经得住社会和历史的推敲。
(4)纵观项目管理的历史发展可见,项目目标对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有前导作用。只有研究并建立科学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目标体系,才能有相应的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全寿命期管理对建设项目目标的要求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系统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应从建设项目的整体出发,反映项目全寿命期的要求。不仅包括建设期的目标,更注重项目的运营阶段。
(2)应有极大的包容性。不仅应注重业主和用户的需求,而且应包括承包商、政府、投资者、项目周边群体的需求,能为各个方面接受,能使大家形成共识。
(3)与企业目标一样,项目目标不仅包括项目各方从现实性思维出发的目标,还应有高层次的价值观念,能反映出项目的组织文化和品位,反映项目管理者(特别是项目决策者)良好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管理哲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4)应充分利用近几十年来在建设项目的各专业领域研究的成果,如建筑规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目标优化和项目评价方法等。
(5)应反映社会大环境、历史、价值、美学、文化对项目的要求。项目目标应体现和追求对社会和对历史的贡献。
建设项目的所有参加者应就项目的全寿命期的目标达成共识。
3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体系
按照上面的要求与思路,综合国内外对建设项目目标系统的研究成果,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目标进行分解。
3.1 质量目标
全寿命期的质量目标追求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最终项目功能、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统一性,更着眼于工程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标准、安全性等。包括:
(1)设计质量。包括设计标准;系统的均衡性和协调性、设计工作质量;技术标准;可施工性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