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 2019-10-15 03:52
为加强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强化项目管理,控制项目投资,减少工程变更,以降低项目成本并节约工期,现正在推广使用的BIM管理系统,有什么应用价值与使用要求呢?
BIM系统应用流程
一般由承包单位负责其承建的项目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并对分包商提交的BIM模型进行审核与把关、整合成项目总体模型;承包单位要按建设单位要求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对信息模型进行维护与管理,确保建筑信息模型与现场施工的一致性,直至竣工完成,将模型移交给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对BIM应用的具体要求
承包单位在服务期内应完成承建项目BIM模型,包括满足整体项目模型格式要求的3D模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修改完善项目整体BIM模型,始终确保整体BIM模型与现场的一致性,直至竣工BIM模型移交给建设单位。
承包单位应提供所有运用于建立BIM模型的完整计算机文件电子版,在项目结束时,需将项目整体的BIM应用资料和相关数据完整提交给建设单位。
BIM技术应用特点
通过BIM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利用模型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及分包商沟通,并利用模型、2D施工图指导现场施工,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定期提交系统检查报告。
利用BIM模型及进度计划软件的数据集成,方便建设主管单位、建设单位按月、周、天了解项目施工进度,并定期记录现场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实时调整。
基于BIM模型及施工现场情况,合理组织施工场地布置、临时设施及大型机械设备的位置;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劣,获取最佳施工方案。
基于BIM模型进行必要的节点构件深化设计;必要时提供构件加工图。
基于BIM模型进行必要的精细化表达,实现部分工程量统计。
基于BIM模型按照建设单位目标,不断同步完善BIM模型,最终需实现使用模型运营维护管理。
BIM模型要求
BIM 模型应满足本项目对模型构件的建模范围和详细程度的要求,并与项目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BIM 模型构件通常按专业附着不同的颜色,方便有效识别和区分。
BIM 建模构件都应能存成独立的参数化文件,便于管理和参与方的重复应用。
承包单位负责分按照规定模型格式来提交满足要求的3D模型。
同时,在后继工作中带领分包商共同维护整体模型的BIM完整属性。
BIM模型的建模规则应满足4D施工模拟的要求,并考虑工程量计算的要求。
BIM 模型的构件信息应能满足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数据管理应用。
BIM数据的所有权和权利
所有BIM模型以及所有其他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都归属于建设单位所有。
所有3D、4D和与BIM有关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
承包单位在发布这些信息之前,应确保得到建设单位的同意与授权,并做好相关的数据传递/交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