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 2019-10-25 15:11
一、施工前准备 二、施工过程控制 三、成型后养护及成品保护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工程量 根据施工图准确计算出各部位所需各标号混凝土用量。
(墙柱、梁板、楼梯、空调板、防水反坎、构造柱、局部造型)。
2.人员合理配备 以10#楼为例,混凝土共计154m3,建筑面积431㎡:混凝土浇筑时需1人负责泵管;振捣分为两组,每组2人;楼梯抹压2人(楼梯完成后可清理作业面垃圾);混凝土找平4人;覆膜1人;地泵控制1人,共计7名力工6名技工。
3.工具准备及检查 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好所需工具,检查能否正常使用并留有备用工具。
如:振捣棒能否正常运转,振捣器是否存在漏电隐患,泵管是否加固牢靠,管壁是否有破损现象。
4.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及工序作业指导 告知工人墙柱砼标号、梁板砼标号、楼梯砼标号,严禁各部位不同标号砼错误浇筑,浇筑过程砼严禁加水,浇筑顺序先墙柱后梁板。
对振捣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5.各职位沟通协调 混凝土浇筑前由技术人员向施工员提供所需砼用量,由施工员向供应商索要混凝土量并说明浇筑部位及到现场时间。
为提高工作效率可要求供应商提供一半墙柱混凝土后提供一半梁板混凝土,避免施工人员闲置并且缩短浇筑时间。
二、施工过程控制1.主体结构 ①.混凝土浇筑过程由技术员全程跟踪控制,电气班组跟踪检查电气线管,发现线管有损坏或灯座位置有偏位现象及时修复纠正。
钢筋班组跟踪负责漏筋与钢筋偏位纠正。
②.混凝土进场质量检查 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其坍落度、和易性等质量问题进行查看验收,并确定砼标号。
发现有砼标号不对以及有搅拌离析等现象均应拒绝签收并要求其返回商混站。
③.基面清理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基面进行浇水清理,避免出现夹渣现象。
④.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外泄,楼梯道与电梯井部位应使用料斗接入墙体,其他外墙应放在板边缘让混凝土流入墙体内。
浇筑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电气盒与电气线管造成线盒偏位或线管破损。
⑤.混凝土振捣 振捣时应遵循逐点逐排,快插慢拔,随浇筑随振捣的原则。
振捣每棒间距不宜大于500mm,振捣停顿时间为20秒到30秒。
缓慢拔出直至混凝土不再下沉,冒出气泡为止。
遇到钢筋密集区与窗台坎墙等部位时应延长振捣时间,以避免出现漏振和墙体表面蜂窝。
⑥.楼板厚度控制 待梁板浇筑并振捣完成后用控制板厚的钢筋钎子逐点逐排进行测厚,每点每排间距均为400.考虑混凝土硬化后体积收缩变化,钎子比楼板设计值厚3毫米,测量时以钎子底部与混凝土面接触为准。
⑦.楼板找平及墙根处找平 先用标尺将墙根处灰面找平并抹压完成,此时要将落在外墙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随后用刮杠将楼板面找平,找平完成后对楼板厚度进行二次复测,超差应及时处理。
降板等部位要将角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
⑧.混凝土覆膜 混凝土找平后及时覆盖塑料膜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覆膜时产生的压痕应及时用抹子压平。
⑧.二次抹压找平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混凝土硬化情况确定第二次抹压时间,一般以混凝土楼板已上强度但其表面还未干透,上人时有浅显脚印为适中。
二次抹压由两名技工负责,先用电抹子进行抹压,此时由技术员跟踪检查混凝土楼板平整度,以5mm为标准进行检测,超差处及时修理。
墙根、地锚根部以及角钢根部等电抹子抹压不到的地方应人工抹压找平。
二次构件 1.空调板 浇筑前对模板内杂物进行清理,对墙面进行凿毛,注意振捣密实不能出现漏振,混凝土表面抹平压光并找坡。
2.防水反坎 反坎模板支设前应对反坎所在地面或墙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注意振捣密实 不能出现漏振,表面找平压光。
3.构造柱 模板支设前进行凿毛处理并植筋,浇筑前检查模板是否加固牢靠,注意随浇随振,顶部应灌满并压光。
三、成型后养护及成品保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1.2MPa后方能上人,各工种施工时所用材料均应用木方铺垫以免对混凝土楼板表面造成划痕。
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找平后进行覆盖养护,终凝后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