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建筑资料网 - 做最好的工程资料下载网站!本站永久网址:www.sojianzhu.com

当前位置: > 知识 > > 内容页

地下室堵漏与修补处理

浏览:2019-11-05 11:08

 

地下室堵漏与修补处理

方法/步骤

    1

    一、工程概况

       该地下室,从建设投产使用以来,因原防水层老化和原混泥土不密实及墙壁长期遭受土壤水、地下水、等浸泡侵蚀、出现多处渗水漏水,使地下室经常处于潮湿环境。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堵漏与修补处理。

    二、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GBJ108-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2、国家标准GBJ208-83《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及验收规范》

    3、《防水工程图集》

    4、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117:2000《贮液物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

    5、国家建材行业标准JC483-92《聚硫密封膏》

    6、 GB501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7、GB50208-2002房屋渗漏修善技术规范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

    1.2 技术交底。

    1.3 编制劳动力、材料、机械工具使用计划,安排班次。

    1.4 补充有关规程、规范、标准及技术资料表格。

    2、现场准备

    2.1 熟悉现场。

    2.2 施工所用水、电由建设单位提供入点,施工部门完成引入工作。

    2.3 配合施工需要搭设或租用所用临时设施。

    2.4 施工和照明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施工期间用水主要为生活水。

    3、材料检查

    3.1 施工用的全部原材料,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规定,并清楚地标明生产商、材料性能、产品类型、生产日期。

    3.2 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或质检报告。
    施工前必须运到施工现场,且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3.3 必要时,应对原材料进行抽验,具体的产品技术指标以供应商的标准为准 。
    抽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四、材料的选择

    1、氰凝防水材料

    1.1氰凝防水材料的特点

    氰凝是一种高效能防水堵漏灌浆材料,系聚氯基甲酸酯与一些添加剂所组成的化学浆液,遇水以后立即发生反应,发气、膨胀,解决了用一般方法和通常材料难以解决和无法解决的工程难题,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该材料最大优点能二次渗透和自生膨胀,有优异的粘结性,且耐酸、碱、盐、耐热、耐寒、耐油、耐化学药品和工业废气的性能优越。
    抗霉菌,固结体无毒,遇水反应粘度增加,生成不溶于水的凝固体,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1.2氰凝防水材料的用途

    1.2.1建筑物的防水涂层:用它涂层能够长期解决所有水泥结构和地下工程的渗水、漏水现象,有漏止漏、无漏防漏,寒暑不限,没有污染,清洁干净,光滑明亮,经久耐用;

    1.2.2三缝(变形缝、施工缝、结构缝)的堵漏和防水;

    1.2.3地基的加固与地面的防尘处理;

    1.2.4水池、水塔、地下室、防空洞等灌缝堵漏以及防水涂层;

    1.2.5码头、桥墩、大坝、水电站裂缝堵漏与防腐补强;

    1.2.6地质钻控中的护壁堵漏;

        1.2.7石油开采中的选择性堵水;

    1.2.8矿井中的涌水止水;

        1.2.9金属材料的护壁防腐及各种输送管道的块速修堵;

    1.2.10各种材料的粘接增强。

    2、水溶性聚氨酯

    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是由多氰酸酯和多羟基聚醚进行化学合成的高分子注浆堵漏材料。
    该材料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弹性胶状固结体,从而达到很好的止水目的,是新一代的防水堵漏补强材料。

    2.1特点

    2.1.1 浆液遇水后自行分散、乳化、发泡,立即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不透水的弹性胶状固结体,有良好的止水性能;

      2.1.2 反应后形成的弹性胶状固结体有良好的延伸性、弹性及抗渗性、耐低温性,在水中永久保持原形;

    2.1.3 与水混合后粘度小,可灌性好,固结体在水中浸泡对人体无害、无毒、无污染;

    2.1.4 浆液遇水反应形成弹性固结体物质的同时,释放co2气体,借助气体压力,浆液可进一步压进结构的空隙,使多孔性结构或地层能完全充填密实。
    具有二次渗透的特点;

    2.1.5 浆液的膨胀性好,包水量大,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可灌性,同时浆液的粘度、固化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2.2、主要技术性能 

       项目名称 水溶性

       外观 淡棕色透明液

       粘度mpa.s 60-200

       密度g/cm3  0.98-1.10

       诱导凝固时间.s 10—-1200

       抗压强度mpa ≥0.98

       包水量≥ 10

    五、施工工艺

    1、前期准备

    1.1排水清泥:

    首先进入电缆沟内,检查沟内存水情况及泥土渗入情况,用排水泵将沟内存水排除,再将沟内的泥土等杂物清除出去。

    2、氰凝堵漏

    2.1混凝土表面处理:

    先用小锤、钢丝刷和砂纸将修理面上的碎屑、浮渣、铁锈等物除去,应注意防止在清理过程中把裂缝堵塞。
    裂缝处先用蘸有丙酮或二甲苯的棉丝擦洗干净。
    基面必须充分湿润,并要求干净、牢固、平整,但不能太光滑。

    2.2漏水口:

    用凿子或冲击钻沿漏水口打出一定深度(宽约5~150px)深约125px的槽形或洞孔,口子尽可能打得小些,但必须露出新茬,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2.3材料配置:

    刮抹料按粉:水-1:0.3~0.35下料,搅拌3~5分钟(最好用搅拌器)成均匀的腻子,料中不含硬块或生粉。
    堵漏料按粉:水-1:0.25搓揉成粉团,为保证该料的快凝性。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用约50摄氏度的温水调料。
    速凝型堵漏粉可用时间约3分钟,初凝后不可加水再用,凝固时间约5分钟,加水多,温度低,可用时间及凝固时间长些,反之短些。

    2.4渗水面施工操作

    2.4.1上料前用干布将基面擦干,迅速抹上第一层料,若有漏水先别管它。
    待涂层硬化后(手压不留指纹),用水喷湿(但不能有积水)。
    再用刮板或抹子抹上第二层料。
    若局部仍有渗漏,再用料涂抹一层,直至不漏,上料时要稍有劲,并来回多次使其密实,同时注意搭接。

    2.4.2将调制好的氰凝直接涂刷在洁净的基层上,一般二到三遍,涂膜要求均匀一致,无漏涂现象,可达到一般防渗防漏效果,适用于缝隙不大的渗漏缝。

    2.5漏水口施工操作

    根据口子,裂缝形状,将堵漏料捏成小于口子尺寸的料团,放置几分钟(以手捏有硬感为宜)后塞进漏水口。
    并用木棒挤压轻砸使其向四周挤实,即可瞬息止漏,然后在口子,裂缝外面及周围1250px处上一层刮抹料。
    堵漏前周围可能要漏水的部位最好先做防水处理,等防水层硬化后再堵漏,否则水有可能从周围挤出。

    2.6保温养护

    待涂层硬化后马上进行保湿养护以防粉化。
    养护方式为:喷水、盖湿物、涂养护液等。
    第一次养护应小心以免破坏涂层,共养护2~3天。
    潮湿处可自然养护。

    3、高压灌浆法堵漏

    注浆适用地下人防、洞库、泵房、水池、水坝遂道、岩基、电缆沟等工程进行堵水、补漏、防渗透,以水溶性聚氨酯为主剂的多种化学材料配制成A、B两液,用特定的高压器具、等量注入渗漏部位,使其填补充实渗透漏的裂缝中。

    3.1利用高压灌注机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将药剂送至壁体裂缝的中间部位,使药剂以裂缝中间部位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药剂与水快速反应硬化后,将裂缝永久性堵住。
    灌注压力高、流量大,可快速止水,

    3.2根据结构的厚度,缝道的宽窄、流量的大小,等不同的情况定位,决定钻孔的深度以及布孔的间距密度。

    堵漏施工顺序应先堵大漏、后堵小漏;先高处、后低处;先墙身、后底板。

    3.3混凝土表面处理:

    先用小锤、钢丝刷和砂纸将修理面上的碎屑、浮渣、铁锈等物除去,应注意防止在清理过程中把裂缝堵塞。
    裂缝处宜用蘸有丙酮或二甲苯的棉丝擦洗。

    3.4开槽和布孔:

    用电锤沿缝走向开凿深5㎝、槽口宽5㎝的V形槽。
    在缝侧打斜交灌浆孔与缝面相交,孔径为ф20,孔深约20㎝。
    孔距根据裂缝开度的不同一般在0.40~0.80m之间。
    压水试验表明,打斜交孔比骑缝孔成孔率高,盲孔可以大为减少。
    若发现盲孔,则可在盲孔附近再重新补孔。

    3.5灌浆孔的位置需使孔的底部与漏水裂缝孔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最大处。
    布孔的原则是:

    3.5.1以导出漏水为目的;

    3.5.2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小则孔距小;

    3.5.3浆液粘度大,孔距小。

    3.6灌浆

         每条裂缝经压水试验后,需间隔一定时间再灌浆。
    正式灌浆时,灌浆压力一次升至最高灌浆压力0.30MPa,从裂缝一端起灌或从吸水量最大的灌浆嘴起灌。
    每条裂缝的灌浆必须连续进行,不得有间歇,以利于浆液在裂缝内的连续均匀扩散,保证灌浆质量。

    3.7压水压气检查,压水或压气时压力应维持0.3—0.4MPa。

    3.8配制浆液:浆液配制分两次进行,一次在洞外,一次在洞内施工现场。
    由于洞内湿度大,配制浆液应遵循少量多次、随配随用的原则。
    灌浆结束标准为:

    3.8.1当某个灌浆孔的吃浆量小于或等于0.02L/5min时,即可封孔,并移至下一灌浆孔继续施灌;当某条裂缝的最后一个灌浆孔达到灌浆结束标准时,再进浆15min,方可结束该裂缝的灌浆;

    3.8.2若灌浆孔吃浆量大,在达不到结束标准,也不串浆的情况下,当累计注浆量达到3L时,可结束该灌浆孔的灌浆。
    对于吃浆量偏小的裂缝需要适当布孔进行复灌,以保证裂缝内浆液饱满。
    对已灌裂缝,若发现某处仍有渗水,则须在渗水附近再布孔复灌,直至将渗水孔完全堵住。

    3.9待浆液完全固化后恢复表面。

    3.10施工注意事项剔除注浆嘴

    3.10.1 注浆前应对注浆系统全面细致地检查一遍。
    注浆阀、管及压力表等器件的接头部分是否牢固?扎头是否拧紧?否则会引起爆管或串浆事故。

    3.10.2 注浆时应严密注意注浆压力、流量、时间等参数,力求一次成功,对有些吃浆量大的部位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方法。

    3.10.3 注浆时在各接缝处可能出现跑浆、冒浆现象,这种情况属于封闭不严所致。
    应停止注浆,封闭严以后再注浆。

    3.10.4 注浆时有时压力突然上升,这种是假压力。
    是由于局部或部位暂时堵塞所致,随着高压力的进入,堵塞物会被冲开,压力下降,属正常现象,此时可持续灌浆。

    3.10.5 注浆时施工一定要带安全帽、护目镜、口罩和胶手套,防止浆液溅到皮肤地铁科技或眼睛。
    如溅到皮肤上,可先用酒精清洗,再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洗净,涂上油脂;如溅到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干净毛巾或手帕擦尽药液,用温水洗脸,然后再送医院。

    3.10.6 注浆时一定要注意和保持通风良好,施工现场一定要远离火源,严禁吸烟,防止火灾发生。

    3.10.7 进行注浆环节时必须在附近设备上铺上塑料布或报纸,避免浆液污染设备。

    3.10.8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作好出清工作。

    3.10.9 机器使用完毕须马上使用清洁剂清洗到完全干净。

    3.11高压灌注机具:

    高压注浆机,灌注压力可达8000-10000磅,可进入0.02mm以上的发丝裂缝。
       

    3.12 可切换进料方式:

       除一般传统置料方式外,另外可切换至吸料管进料,可节省倒料时间及节省材料。
    唯加装置时,在使用完毕之后,务必马上使用清洁剂,清洗置料系统及吸料管,避免药剂凝固于其中导致阻塞。

    六、质量标准

    6.1 主控项目:

    6.1 防水材料的种类、材质、厚度及配套材料的相容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和现场抽样复检报告。

    6.2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该部位均应进行防水补强处理,并做好重点质量检查,同时应符合关于细部构造的有关规定。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2、质量记录:

    1 使用的各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 及进场的复试记录;

    2 隐蔽工程检查资料及各工序的质量评定资料;

    3 工序间的交接资料;

    4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5施工日志。

    1、质量方针

    精心施工,优质服务,提供满足合同要求的产品。

    2、质量目标

    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95%以上。

    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1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优良工程。
    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但严格按照甲方要求,还要遵照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细心施工和严格验收,本工程保制质期为两年。

    3.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3.3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的检查工作,施工后做好质量验收,质量评定工作,并办理隐蔽工程会签手续。

    3.4质量跟班组作业和检查,当日任务当日检查处理完,工作达到认真负责,监督检查每个工人。

    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目标:

    重大伤亡事故为零,一般事故频率不超过1%。

    2、施工现场安全

    2.1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情况,每天使用前检查压是否有效,无效应立即更换。

    2.2施工中的化学材料,应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存放时,每个品种,应隔离开有适当距离,仓库应有专人管理,库内设置明显严禁烟火标志,调配材料要设专人配制。
    每天作业完毕及时清理剩余材料入库,工具及时清洗待用。

    2.3材料仓库及施工现场,必经有足够的消防水源,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应经常检查消防道路应畅通。

    2.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

    2.5在进行作业时,应设有专人进行监督,对操作人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安全负责。
    设置送排风机具,保证足够的气量。

    2.6从事工程的操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如穿戴好工作服、鞋、手套、帽等。

    2.7在进行交叉作业时,严禁同一作业立面上,同时有二个作业面。
    并注意:“三不伤害”习惯性操作错误与安装作业做好交叉作业的时间安排。

    2.8作业人员严禁触动甲方一切非施工对象的设备。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甲方或工地负责人及时解决,施工期间应保持现场不出现不必要的障碍,排除雨水和污水,并应将任何设备和多余材料储存和妥善安排。
    从现场清除并运走任何废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器具,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文明施工。

    2.9 坚持每天班前安全交底制度,并做好施工日记。

    2.10 施工现场必须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并有监视人监护,设置与装置的隔离带。
    各种安全用具都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11 不打疲劳战,不适于岗位的人员及时换岗,严禁酒后、身体不适者下井作业。

    八、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现场文明管理制度;

    1.1施工单位应贯彻文明施工的要求,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1.2合理布置各项监时设施,堆放大宗物品,机具设备不得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设施。

    1.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标牌,施工人员要佩带身份证明,统一着装。

    1.4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的设置和安装及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注意抗电线和危险潮湿的场所用电。

    1.5建立卫生包干将,及时打扫和清理现场,保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容貌整洁。

    1.6施工机械必须经严格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2、 环境保护措施

    2.1施工现场应当建立不扰民措施,有责任人管理和检查。
    应当与周围社区定期联系,听取意见,对合理意见应当及时采纳处理。
    工作应当有记录。

    2.2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施工单位在施时应当自觉遵守。

    2.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含有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的装饰废料、垃圾等各类废弃物。

    2.4施工现场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2.5施工现场的垃圾应及时清运出场。

    2.6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2.7现场存放的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

    教程结束。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