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 2019-10-26 18:59
新房入住后,墙面空鼓、墙皮脱落这些墙面返修问题,经常令我们很头疼。
但墙面装修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这些问题根源又究竟在哪里呢?其实,要保证后续墙面不返修,最关键的就是基底清理。
第一步:打磨找平
刷面漆前,墙面需要经过多次找平、打磨,才能确保墙面的平整性。
一般而言,毛坯房在打磨时,需要先把墙面的砂砾先剔除,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平整、干净后再进行刷漆。
二手房如果刷了漆,是需要把原有的旧漆清理干净,超过5年二手房还得把腻子清理掉,才能进行新的墙面装修。
墙面找平一般要3~4次:
①裸砖表面清理后
②刷界面剂后(刷腻子一般在这次找平后进行)
③刮第一遍腻子后(腻子至少要刮3遍做墙面填充)
④最终整体打磨后
第二步:墙面加固
要保证墙面、墙皮的使用持久性,就必须做好墙面的加固工作。
墙面的加固工作包括贴布处理、刷界面剂这两部分。
“贴布处理”是用来防止墙面开裂的,主要用于轻体墙和承重墙接缝,石膏板接缝这些地方。
而界面漆能够增强材料的粘合作用,避免墙面空鼓、脱落。
当然,如果不放心,还可以用添加了加固剂的界面漆,效果更好。
第三步:刷底漆
底漆是用来增加面漆粘合度的材料,不管面漆多好,都要刷底漆处理。
刷底漆时,如果是浅色底漆,一般刷两遍即可。
而深色底漆则需要刷3~4次才可进行下一步骤。
墙面在刷底时,最好加少量的水稀释,确保涂刷的均匀度。
另外,每涂刷一次,都需要等底漆表面干了以后,再进行下一次。